地处新乡市区西南部的卫滨区,因坐落于卫河之滨而得名,是新乡市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新乡市典型的老城区。
中铁装备世界最大纵轴悬臂掘进机正在加紧总装。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卫滨区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区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红色卫滨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前不久,卫滨区姜南社区一户居民给网格员石俊凯打电话:“楼下饭店下水管堵塞没人管,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赶紧看看吧!”
石俊凯急忙赶到现场,经调查得知,该下水管道年久失修导致堵塞。此处管道涉及房主、店主、物业公司,且受制于资金原因,造成“无人管”的被动局面。
网格长刘欣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副网格长、网格员协商解决方案。最终由饭店经营者出资,社区协调专业维修人员疏通下水管道,顺利化解了困扰居民许久的“堵心”事。
居民正在观赏民主胡同的卫水文化彩绘。
作为新乡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由于历史、规划等多种原因,卫滨区基础设施滞后和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作为典型的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卫滨区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夯实基层治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先进区”“全省法治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区”等称号。
卫滨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大数据+全科网络”为抓手,建立起上下协同、步调一致的工作推进机制,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统筹考虑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平安建设、便民服务、“红色物业”创建等工作,用好辖区各类资源,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推动职能部门工作在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地,在全区形成资源共享、联动协同、共建共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努力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卫滨区锚定“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目标,着力锻造“红色引擎”,创新提出“52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理念(即“5个起来”:组织强起来、制度建起来、党员干起来、群众动起来、形象树起来;“2个整合”:整合资源,整合职能;“1个推进”: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合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一体”,持续推动解决好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共同留住老城区独特的人情味、烟火气。
奋进卫滨 经济建设战场上勇担重任
今年7月,新乡市公布各县(市、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卫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3%,位居全市第一。
“全市第一”的背后,是卫滨人加压奋进,为全市“进五争四”贡献卫滨力量勇担重任的结果。
新乡市东方文化商业街一角。
今年以来,卫滨区坚持“力推南部谋发展、着眼铁西抓提升、优化中部促转型”,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铜材料深加工、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产业”,推进“141015”工程(生产总值突破140亿元,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切实抓好引资项目、城市更新、环境优化、民生改善、作风转变等基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入实施“十大行动”,以“6+10”行动为抓手,在项目建设、“三个一批”中推进各项工作快速实施。以日调度会、周例会、月讲评、季点评等多种形式,以“马路办公、马上办理”工作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标完成。
勤工机器人高频率脉冲电流焊接生产线。
始终锚定“项目为王”目标,卫滨区坚持“谋项目就是谋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项目建设上连续加力,推出了“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城市更新项目”“十大重点推进项目”“十大招商项目”,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卫滨区还突出项目建设,围绕“四大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导向,围绕“中铁”“中隧”“金龙铜管”“凯美龙铜板带”“勤工机器人”等重点企业,构建以隧道装备及后配套、铜材料深加工和智能机器人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铜材料深加工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尽管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影响,但卫滨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形势保持良好,金龙铜管、渠东电厂、凯美龙、中铁装备等企业的总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拉升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高端装备专业园区纳入全省首批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和全市首批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行列。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特色商业区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0亿元,荣获河南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称号。
幸福卫滨 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位于卫滨区解放路办事处卫河南岸的民主胡同,长230米,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前,有着近百年历史,是新乡市第一条电灯照明的胡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胡同地面凹凸不平,积水严重,成为一条破旧脏乱的小土路。
而近日,在民主胡同的老旧墙体上,一幅展现卫水文化的彩绘艺术墙悄然呈现,生动形象地展示千百年来卫河的发展和风土人情,原先破旧的胡同变身人们休闲活动的“打卡地”。
作为老城区,卫滨区的老旧小区占到全市的1/3以上。以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为抓手,卫滨区坚持以创建惠民生,实施深化市容环境提升“十大行动”,以“功能修补”取代“大拆大建”,用“绣花”功夫改造提升老旧庭院、街巷,先后对排水管网、道路、墙体等基础设施改造。和民主胡同一样,越来越多的地方变“乱象”为“亮点”,受到居民群众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针对老城区全面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卫滨区成立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明确11个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周例会、专题会等工作制度,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聘请阿特金斯公司对20.46平方公里的西南部区域整体规划设计,已完成型钢厂区域1725亩土地的强排方案;和平大道南延及文岩路、原广路、达雅路、高村路、百泉大道、西丝路、香泉路全部开工建设。
作为老城区,卫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8.61%,预计2025年将超过20%,是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县区之一。近年来,卫滨区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工作举措,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以老年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为主体、医养相结合的区、街道、社区三级“链式”+“网式”养老服务体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卫滨区委书记李海潮表示:“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接续奋斗,用苦干实干变现美好蓝图。”下一步,卫滨区将进一步加压奋进,以高水平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带动全区形象提升,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铜材料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全区服务业转型升级,确保全区整体工作实现进位升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