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君代表:
你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卫滨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为主体、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牵头,打牢养老保障基础。一是立足社会需求优化服务供给。以“民建民营、民建公助、公建民营”运行模式,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我区现有7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18家养老机构,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链式”+“网式”养老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二是立足改善民生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全力保障孤老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同时,根据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运用情况,实施护理型床位补贴政策。
(二)坚持多元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一是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引进郑阳、弘润、鹤友佳等9家养老、医疗、家政等服务企业运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医、助浴、助娱等“七助”服务。二是持续强化医养结合水平。立足辖区各类优势医疗资源,推动医养康养联合发展,辖区共有“医办养”“养办医”医养结合机构4家,8家养老、医疗机构采取互相共享资源、专家义诊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三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开展“您好”城乡高龄老人公益探访行动,累计探访2893人。在怡园社区、十五里堡村率先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全面铺开14个助餐场所建设任务。
(三)坚持管服并重,强化养老服务保障支持。一方面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联合政法、应急、消防、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安全生产、运营秩序等方面实行清单式监管。采取“领导+专家+专班”的方式,开展冬春季消防安全排查、“七查一打”专项行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等活动。今年已组织2次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的大型应急疏散和教学演练。另一方面立足能力提升建强服务队伍。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2年以来,开展7个康养类职业12个工种职业能力等级认定,共认证118批1万余人,新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3100余人。河南郑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被评为“河南护工”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示范基地项目。今年7月2日,已联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对辖区养老机构50余名护理员开展理论培训和实操观摩。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将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养老设施运营服务质量。协调盘活辖区公共用房资源,统筹规划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投入。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和设施的建设及运营,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纵深发展,探索开发家庭养老床位,链接专业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为居家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精准化的医养照护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高品质养老生活。
(二)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利用辖区大中型医院较多的优势,探索医养结合发展、医养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衔接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体验,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三)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养老品牌,通过专业化培养、系统化培训、市场化引导,建立专业齐全、数量达标的“卫滨护工”队伍。
卫滨区民政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