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造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改到了痛点,改进了我们心里”,接受新乡市电视台采访的人民路65号院居民说到。短短几个月,该铁路小区由过去的地面坑洼不平,污雨水管网堵塞,私搭乱建聚集,到现在整个小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院内沿主路打造了一条70余米的“中国精神党建文化墙”,院外建成了一个1200余平方的民主法治文化游园,并在其中设置了“馨香书坊”铁西街道2号馆,整个65号院将成为西区第一个集文化、阅读、休闲为一体的铁路小区,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无”小区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铁西街道始终以“党建暖心、处事公心、服务贴心、居民安心”为奋斗宗旨,落实“多听、紧抓、共治”三举措,因地制宜,采取从辖区铁路小区入手,逐步辐射辖区全部小区的方式,不断推进“三无”整治进程。
集思广益“多听”,让民心“聚起来”。铁西街道街道坚持用好“52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理念,结合“党员中心户”、网格管理工作,积极发动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大学生党员,在庭院建立18个片区党支部、38个庭院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并将片区党支部、庭院党小组负责人选为庭院网格长,发动其投身到社情民意征集,带头深入小区庭院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依托庭院党组织建立议事厅、议事亭等平台,以召开民情恳谈会、协商会、发放意见征求书、上门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听取建议,坚持群众事群众议,引导小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区共治,化解引入物业中的矛盾和分歧。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依托市容环境提升“十大行动”要求,把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创文工作的切入点,对辖区庭院的破损路面、损坏路灯、斑驳墙体、地下污雨水管网、文体活动设施、绿植等进行了全面的建设或改造,确保地平、灯亮、水畅、景美,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推进了无主庭院实现自治的进程。
多措并举“紧抓”,让措施“实起来”。铁西街道坚持把无人管理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引入物业列入社会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按照《关于加强卫滨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成立业委会、引进物业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根据辖区每个小区的现有管理模式逐个分析研判,一是协调郑州铁路局土地管理局、郑州铁路局建筑段和企帮物业,从4月25日至今,每周碰头研判辖区40个铁路小区公房移交、违建拆除和物业进驻等问题。目前,企帮物业已派驻保安、保洁30余人进入辖区40个铁路小区进行工作,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东工房、65号院、中南小区南院、北院、中同大街76号院已完成业委会、物管会的组建,正在推进门房移交和物业进驻工作。二是采取分包班子成员带头,办事处科室人员下沉,与社区网格员一同分包庭院,建立工作台账,将群众反映情况落到实处,并专门抽调人员成立督查小组,定期对辖区内背街小巷及无主庭院治理工作开展督查,确保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分类施策“共治”,让庭院“管起来”。通过对辖区庭院的摸底调研,将庭院分为无主入住率高、无主入住率低和单位庭院三类。针对面积大,设施条件较好,引入物业意见较为统一的小区,采取社区指导业委会及小区居民重新引入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针对面积小,居住人数少,自管能力较强的小区,采取自治管理的模式;针对单位集资房小区,按照“谁的小区谁负责”原则,推动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将小区治理工作纳入单位议事日程,单位党组织分管领导参与小区民意议事会等,共同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如:人民西路社区变压器厂家属院,是河南逐鹿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家属院,单位破产后家属院无人管理,社区党委指导其成立了联合党小组,并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院委会,发动院里10余名党员、群众加入到庭院管理中,形成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体协助院委会共同治理小区的自治管理模式。如:飞机场社区物探队家属院,社区引导庭院成立业委会,并在社区与业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协调单位入驻管理,切实做到卫生有人打扫,大门有人看守,疫情有人值守,将“无主”变“有主”。
下一步,铁西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员中心户和网格员作用,把更多的党员集结在庭院党组织,在庭院、居民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业主的契约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居民树立“有偿消费”观念,切实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