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主动对接。街道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把促进项目发展作为完成经济任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集中力量在优化项目服务上做文章,做辖区企业项目的贴心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二是统筹联动。街道创新服务企业机制,落实班子成员包抓走访,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掌握项目生产、运行、经营状况,有效发挥街道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牵线搭桥、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是明确责任。街道坚持一盘棋的思想,发挥街道领导干部和社区的合力作用,牢固树立经济意识、项目意识、指标意识,做到人人肩头有任务,始终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做,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是重点培育。街道对辖区企业中接近入库标准的企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成熟一家申报一家,及时纳入统计范围;对所有符合入库条件的“四上”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摸,熟悉企业数量、规模、重要经济指标等数据信息,走访了解经营状况,在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的同时,保证企业项目产生的税收应征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