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委统战部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发挥统战部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到位。
一、“五个一”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一项机制。在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落实一项制度。建立常态化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筛选25家规上企业和商会作为对标提升试点单位由党政县级领导分包,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做好惠企政策落地。
开通一个平台。区委统战部积极与省、市“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对接,建立我区民企诉求响应平台,现已完成全区22家涉企部门,6000多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入驻。
做强一个培训。坚持把民营企业家培训作为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把思想政治引领和形势政策教育贯穿始终,利用撒哈拉书店现有的培训场地成立卫滨区企业大学,制定全区新时代民营企业专题培训计划,从2020年底开始,累计开展培训31次,培训龙头型领军企业家、创新引领型骨干企业家、潜力发展型成长企业家700余人次。
解决一批问题。一是在企业与政府间搭建畅通、便捷、互动的交流。区委统战部通过召开“2021年卫滨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组织党政县级领导对全区123家服务对象开展大走访活动等形式,收集整理企业提出的128条问题和建议,交由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按照职能分工督办,确保台帐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二是解决环路外用水问题。为解决园区面临无水可用问题,区工商联联合区检察院对工业园区自备井封闭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组织召开协调会,邀请卫滨区农业农村局、工业园区、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首创水务公司经理和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上协商确定由工业园区统计安装水网企业数量,首创水务公司制定安装计划和预算,农业农村局则根据园区情况向上级申请暂缓封闭进度。通过多次现场查看,根据企业需要设定单独施工方案,分摊建设成本。三是帮助企业协调限电问题。部分企业反映全市工业企业要进行限电生产,时间7-10天,由于企业刚从水灾中恢复生产,急于赶订单,我们将企业相关诉求向市领导进行了汇报,召开了问题协调会,经过多方努力,仅用不到三天时间,企业限电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两个及时”助力复工复产
一是及时采取帮扶措施。接省工商联《关于加快灾后重建支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和受损情况,建立企业汛期受灾及复工复产情况台账,积极帮助企业开展生产自救,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物资保障,共计为企业协调水泵10余台、矿泉水方便食品、衣物1000余件、汽车滤芯一批,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个,截至8月23日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对辖区受灾企业困难职工展开救助。灾情发生后,我单位向市总商会申请救灾款2万元,用于“7.20”洪灾辖区受灾企业困难职工救助。经层层审核,筛选符合条件的5名职工,发放救灾款。
二是及时推送惠企政策。依托微信群、公众号等,按照《河南省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十条措施》的要求,围绕保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保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供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免相关税费、降低企业要素成本等十个方面,收集汇总有关部门鼓励和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优惠政策和相关举措,切实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和运用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