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设立“办不成事窗口”“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实施,让新乡市卫滨区营商环境和市场活力有了“看得见”的变化。如今,卫滨区正力求更大程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大动力。
多措并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华电渠东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热力项目开发、生产、销售的公司,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及洪涝灾害的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增加,销售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急需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以维持正常运营。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再贷款资金给企业带来了希望,卫滨区发改委积极协助华电渠东公司准备申报材料,向相关银行申请贷款,于3月5日共获得3700万元的贷款支持,帮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像华电渠东发电有限公司一样,融资难是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今年以来,卫滨区围绕“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以贷扶微”主线,通过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再贷款、河南省“861”金融暖春、“春雨润苗促发展,银税互动助小微”等专题活动,共帮助43家企业申报信用贷款,目前有中粮(新乡)小麦有限公司、新乡市宇泽货运有限公司、新乡市正元纺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资金贷款支持共9207.6万元。建立“银税互动”平台,加强与各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以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为依托,推出了“税务贷”等五大类“银税互动”产品。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协作,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助力企业发展。今年累计申请税务贷41户次,各签约银行累计发放银税贷款2625万元。
“一窗一网”,政务服务效能再提升。
3月25日,新乡市瑞铠钢圈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清政焦急地来到办事窗口,告诉工作人员想要办理项目备案,可是忘记了公司在河南政务服务网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操作帮助企业找回了账号和密码,同时遵循办事“跑一次”“马上办”政务服务原则,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企业填报信息,办结事项出具备案证明,从指导信息填报到事项办结,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个小时。拿到备案证明的刘清政说:“如果是我自己回去填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发改委全流程耐心,细致的服务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近年来,卫滨区打破行业壁垒,数据壁垒,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由“窗口办”逐渐向“网上办”、“移动办”、“掌上办”转变,推行线上只上一个网、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推动业务办理全流程革命性再造,让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捷。目前,涉及我区政务服务事项有27个单位,颗粒化事项清单1324项,已全部纳入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进行融合组成“一件事”、社保、医保合并成“一件事”,分别设置企业开办服务专区、社保医保综合受理窗口,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在开办企业方面,线上设立登记3648件,全程电子化率达93.75%,线下设立登记243件,材料齐全企业全部当即办结;在税务发票领用方面,开展“网上申领,邮政寄递”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发票邮寄到家”,累计为295户纳税人邮寄发票95921份;在人才流动便利度方面,毕业生入户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原则上当天办结,特殊情况下3个工作日内办结;在“互联网+监管”方面,全区监管事项主项共计515项,已覆盖主项数373项,监管主项覆盖率72.43%,子项数共计2147项,已覆盖子项数877项,监管子项覆盖率40.85%,汇聚数据6470个。
当好“店小二”,贴心服务不打烊。
为持续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区组建由县级领导挂帅,首席服务员分包的服务企业小分队,以“首席服务员”“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为载体,以“市场主体大回访”为依托,区直28个单位及各镇办深入175家包联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定期联络辖区重点企业,聚焦企业所想所盼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倾力为企业强信心、破障碍、解难题,营造最优创业兴业环境。区委书记李海潮于9月1日、9月2日到分包的金龙铜管、凯美龙铜板带、华安财险、高晟置业、渠东电厂等5家企业现场调研,听取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环保、融资、业务拓展等7个问题。
今年以来,卫滨区推行“助企上市”服务,积极与辖区符合条件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完成申报工作,走访河南科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勤工机器人有限公司,对这两家上市后备公司情况进行对接服务,为公司上市前所需准备材料及流程进行答疑解惑。实行“惠企到位”方针,将最新惠企政策落实到每一家重点企业,帮助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修改完善申报2018-2019年度新乡市市长质量奖的相关材料,指导新乡市豫北靖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河南意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专项行动、2021年质量标杆活动、“育鹰计划”等项目,确保企业政策落实到位。坚持“有温度有力度”的柔性执法,11月3日接投诉举报卫滨区世纪风网吧涉及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后,立即开展现场核查,该网吧活动内容涉嫌轻微违法行为,为体现行政处罚“首违不罚”的执法温度,已责令该网吧将机器全面关停,并实施工作台账管理,降低行政违法风险。
加大招商引资,打造开放发展卫滨。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抓招商引资,就是要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截至目前,卫滨区共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8个,总投资278.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6.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0.47%,新签约铜合金带箔材生产项目、锦豫文化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27个。
卫滨区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围绕主导产业,谋划、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推动主导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围绕中铁设备、中隧股份深度参与川藏铁路建设,深入对接重庆重齿、成都中铁工服等企业,重点引进盾构上下游产业延链、补链项目,打造百亿级隧道装备及后配套产业基地;围绕金龙铜管、凯美龙铜板带、龙翔翅片管、龙鑫模具制造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高性能铜箔、电子级铜板带等铜材料深加工技术,推进盘活全顺铜业,打造百亿级铜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勤工机器人与日本川崎重工深度合作,深入对接广州隆深机器人、深圳佳士机器人,积极引进佛山勤工、江门勤工等配套企业入驻,做优做强传感器、智能仪表、工业软件等“专精特”产业, 打造五十亿级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
今后,卫滨区将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全力深化改革,全方位推进开放,让发展动能竞相迸发,发展活力充分涌流,努力走出一条“机制活、环境优、平台广”的新道路。